儿子的托福、SAT考试能够一鸣惊人,与一部英语电视剧——Friends(中文译名《老友记》)或《六人行》——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儿子曾经告诉我,他上高中之所以能进“龙班”,主要是因为他的数学和语文成绩,数学是名,语文是前几名,英语却差到在班里属倒数之列,老师不禁怀疑地问他:“你爸是那个被称为‘胡雅思’的胡敏吗?”儿子当时羞得无地自容。爸爸的确是雅思、托福、SAT等考试方面的专家,是众多英语爱好者崇拜的偶像。
然而,英语为什么会成为儿子的软肋呢?一方面,爸爸忙于事业,的确没在他身上花多少时间精力,儿子从小没有养成依赖爸爸的习惯。另一方面,人们常说的“子承父业”只适合一部分人,另外一部分人可能会“远离父业”,最的例子是巴菲特的儿子成了一名音乐家而没有成为金融家。儿子是很独立的人,他从不认为父母的专业和职业跟他有什么关系,在学习上他更注重自己的兴趣而不是受别人的影响。在参加美国交流活动之前,他对英语的兴趣不是十分强烈,相反心里还有重重的负担——学好了是沾了爸爸妈妈的光,没学好会遭人耻笑,一段时间里产生过逆反心理。他的这种状况,我其实看得很清楚,但也只能等待合适的时机出现。
去美国交流果然为儿子的英语学习提供了转机。等他从美国回来,我知道他的英语已经脱胎换骨,当他告诉我他想去美国上大学时,我判断他的英语已经没有障碍了,所以我给他的回应是:“妈妈可以从经济上支持你,但考试的事情得你自己搞定。”儿子完全明白我的意思,很自信地回答:“好吧!”从那以后,儿子制订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什么?怎么学?考什么?啥时考?统统都由他自己决定。虽然我完全可以帮他,但我想只要他不主动找我,我就不作任何参与,我要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决不能让他觉得他的事我可以替他做。
儿子的英语发音从一开始就很好,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他高兴地背起了课文,我感觉他不仅吐词清晰,而且轻松自然。儿子还有一个特殊爱好——听英文歌曲,他小的时候唱中文歌曲我并不觉得怎么样,可是唱英文歌曲却唱得有模有样。明确了考托福和SAT的目标后,他就开始尝试各种好的学习方法,比如自己制作单词卡片,自己在网上和其他考生交流学习经验。也许是听力和发音有优势的原因,他慢慢对看电视剧《老友记》有了很大的兴趣,每天放学回来就直接打开电脑看,写完作业他还会再看一会儿。
看到儿子对《老友记》那么痴迷,我一方面为他感到高兴,同时心里也有些担心。一是看电脑的时间长了对眼睛不好,我可不希望儿子以后成天戴着眼镜;二是《老友记》里面有很多成年人的东西,怕对儿子影响不好。果然,有一天儿子兴奋地对我说:“妈妈,看《老友记》还真是有帮助呢,我现在知道pregnant是怀孕的意思了。”既然儿子能坦然地跟我提“怀孕”这个词,谈看这部电视剧的感受,说明学英语记单词的确是他关注的重点,我的担心很快烟消云散了。
“儿子看《老友记》不仅训练了听力、口语,增加了词汇量,还让他了解了美国人的思维习惯和文化特征。后来美国布朗大学的一位面试官约他在北京五道口一家酒吧见面,两人都很惊讶对方的“外语”水平,面试官说他的汉语完全是通过看《我爱我家》学的,儿子说他的英语主要是跟《老友记》学的,两人很为“英雄所见略同”感到骄傲。
儿子一共看了6遍《老友记》,遍是中文字幕,中间有二遍是英文字幕,后面三遍一般不用字幕,必要时调出中文字幕或者英文字幕。
遍用中文字幕一是因为还听不懂英文,二是想先了解故事情节,以便对故事产生兴趣,什么也看不懂的话肯定不会有兴趣。看两遍英文字幕主要是跟听,因为字幕总是一闪而过,看英文字的速度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最后3遍完全要靠自己听出对白,听不出来就倒回去把英文字幕调出来,特别难理解的地方还会调出中文字幕,这样印象会更深刻。最有意思的是,因为儿子这时的理解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他还能发现中文字幕中的一些错误。2010年我去美国看他的时候,发现已经读大三的他还会偶尔看一看《老友记》。他和里面的人物几乎成了朋友,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想念他们。
一部电视剧无论多好看,都不可能让人愿意看6遍,除非他有特殊目的,比方说模仿里面的表演、把台词背下来之类。这使我回想起我上大学时学《新概念英语》的情景:每天跟着录音机读里面的故事,直到每个故事倒背如流,直到自己的发音和语音语调和磁带上的一模一样,直到把听力、口语、写作等技能通通拿下。儿子现在看《老友记》和我们那时学《新概念英语》应该属于异曲同工。
儿子出国那年春节前夕,爸爸特意买了一套《老友记》光碟送给我,说儿子那么喜欢的东西我也一定会喜欢,没想到儿子一把抢到手说:“送给我吧!”然后就请我们一起在电脑上看了起来。屏幕上的故事一开始,儿子就给我们当起了讲解员,接下来哪个人物即将出场,下面是什么台词,他都如数家珍。听着儿子一口流利的美国口语以及绘声绘色的讲解,我们不难想象他为什么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实现从一般英语水平到托福、SAT高分的飞跃。六遍《老友记》,一遍一个样,我们不能不佩服儿子创造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