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2月3日本年度最后一次SAT考试尘埃落定,申请2017年度入学的考生们也终于放下了心头的大石,开始翘首以待成绩和offer。而对于高一和高二年级的同学们来说,SAT和托福的历程才刚刚开始。从3月份北美新SAT首考到12月3日,我们已经历经了6次新SAT考试,写作部分在亚太和北美考场一共出现11套真题。这11套真题是考生们备考写作的重要参考资料,也为2017年的备考指明了方向。真题在选材、写作手法、难易程度等方面都有哪些特点呢?
本文将以2016年3月北美、5月、6月、10月、11月、12月亚太和北美的写作真题为着力点,进行系统的考情回顾和总结。
PART1
新SAT 写作 2016年度考情回顾
从以上的信息可以发现,新SAT的写作文章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规律:
1选题
从选取的话题来看,人文社会问题和自然环境类的话题基本上平分秋色,这一点和OG中的文章类型是比较一致的。在官方给出的七套样题中,环境类的话题占据了3篇,社会类的话题占据4篇。
在11套真题中,有4篇是关于环境保护类的话题,分别是:
● 5月北美的 Viewpoint: Air-Conditioning Will Be the End of Us
● 6月亚太的 A Carbon Tax Beats A Vacuum Ban
● 11月亚太的 The Wrong Way to Protect Elephants
● 11月北美的 Bad for the Birds, Bad for All of Us
另外7篇社会人文类的文章分别是关于——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类3篇:
● 3月北美 A Call for National Service
● 6月北美 Raise the Minimum Wage
● 12月北美 It's Time For Paid Family and Medical Leave to Empower Working Women and Modernize the Workplace
教育类话题2篇:
● 10月北美 The North West London Blues
● 10月亚太 Read, Kids, Read
历史文物类1篇:
● 5月亚太 The Lovely Stones
语言文化类1篇:
● Op-Ed: Americans’ Future Has to Be Multilingual
2文章来源
文章来源方面,College Board 对于美国主流媒体依然是比较偏爱的。11篇文章全部出自美国知名的新闻,文化,时事方面的报纸,杂志和网站。
● Washington Post(《华盛顿邮报》)和The 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占据榜首,有4篇文章选自这两家美国主流报纸
其余7篇文章分别出自
● Vanity Fair《名利场》
● Time《时代》
● U.S. News《美国新闻》
● Los Angeles Times《洛杉矶时报》
●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纽约书评》
● Washington Diplomat《华府外交官》
● The Huffington Post《赫芬顿邮报》
3发表时间
在发表时间方面,真题选取的写作文章时效性都比较强;11篇真题主要集中在2013年(4篇)和2014年(4篇),另外一篇选自2009年的文章,两篇选自2012年的文章。
4文章长度
文章长度方面,11篇文章的长度在650-850词之间。各次考试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也给考生们带来的阅读方面的考验。就文章难度而言,大部分文章的行文结构和观点都比较容易把握,有些文章会涉及一些话题词汇,因而增加了阅读难度。
例如,5月亚太考区 The Lovely Stones 这篇文章是11篇文章中涉及专业话题词汇最多的一篇,在文章的开头提及了garrison,arsenal和powder magazine等军事方面的用词,在第三段描述Parthenon神庙的历史意义时,又描述了massive pediments,high-relief panels, metopes 和frieze等建筑结构,因此很多同学表示文章不容易理解。
6月的 A Carbon Tax Beats A Vacuum Ban 和11月的 The Wrong Way to Protect Elephants 虽然涉及到了一些同学们不熟悉的碳税和象牙制品的问题,但是因为引用了生活中碳排放和钢琴的例子,所以整体而言也比较容易理清作者的思路。其余几篇讨论社会话题的文章语言都比较平实,论证深入浅出,因此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难度不大。
5文章使用的写作手法
从文章使用的写作手法来看,到目前为止OG中出现过的speech在真题中仍然没有涉及,大部分文章都显得比较“学术范儿”,更注重流畅深刻的逻辑推理(logical organization)和有说服力的论据(evidence)的使用,而在修辞手法(rhetorical devices)的使用方面显得比较保守。
比如三月北美的 A Call for National Service,5月北美的 Air-Conditioning Will Be the End of US 和11月北美的 Bad for the Birds, Bad for All of Us,文章中除了贯穿全文的data,informative facts和quotation之外,几乎没有使用突出的修辞手法。针对这样的文章风格,evidence和logical organization成为分析文章的不二之选。
在真题中涉及到的主要修辞手法包括:
● 反问(rhetorical question)
● 煽情(appeal to emotion)
● 对比(contrast)
● 讽刺(irony)
● 选词(word choice/diction)
● 重复(repetition)
● 类比(analogy)
● 比喻(metaphor)等等
从表中可以发现,在各种修辞手法中,rhetorical question,contrast和pathos的出现频率很高,是容易定位,也方便展开的写作得分点。
1)以rhetorical questions为例:
在五月亚太的The Lovely Stones的第4段,作者提出:
If the Mona Lisa had been sawed in two during the Napoleonic Wars and the separated halves had been acquired by different museums in, say, St. Petersburg and Lisbon, would there not be a general wish to see what they might look like if re-united?
在6月亚太的A Carbon Tax Beats A Vacuum Ban的第2段和第3段,作者连续提出了四个问题:
Want an incandescent light bulb? Too bad – they're banned. How about a gas guzzling car? Sorry – they're being squeezed out by tighter fuel economy standards.
Do we really want the government telling us what kind of vacuum cleaner or light bulb to buy? Don't policy makers have better things to think about?
在10月北美的The North West London Blues开篇,作者便提出了两个问题引出下文的观点:
What kind of a problem is a library? It’s clear that for many people it is not a problem at all, only a kind of obsolescence.
With every book in the world online, what need could there be for the physical reality?
我们知道,修辞性问句并不以得到答复为目的,而是以疑问为手段,取得修辞上的效果。在真题文章中,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强调作者观点,引起读者关注的手段,也是高频出现的技巧之一。
2)Contrast
因为很多真题文章采取反驳主流观点的立场,对比成为炙手可热的手法之一。只要作者在文章中给出了相反的立场、例子、优势劣势,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对比的角度来展开。
例如6月亚太的A Carbon Tax Beats A Vacuum Ban第五段和第六段中,作者立场鲜明的列举的carbon tax的两大优势:
The main advantage of the carbon tax is that it leaves consumers free to decide whether to buy energy-efficient vacuum cleaners and light bulbs or whether to reduce their carbon footprint in other ways.
A carbon tax is also better targeted than vacuum cleaner bans and other regulations.
用三个段落对两种减排措施carbon tax和vacuum ban的利弊进行了深入的对比。
另外,在12月亚太Op-Ed: Americans’ Future Has to Be Multilingual第二段和第三段中,作者温和客观的对比了美国和欧洲对于外语教育的重视程度
在美国:Foreign language degrees account for only 1 percent of all U.S. undergraduate degrees. And fewer than 2 percent of U.S. undergraduates study abroad in a given year,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says.
而在欧洲:More than half of European Union citizens speak a language other than their mother tongue, and more than a quarter speak at least three languages.
客观的事实对比直观的让读者认识到在一个高度国际化的社会里,美国在外语教育方面的不足之处。
3)appealing to pathos
大部分的真题文章都不同程度的使用了pathos这一修辞手法。煽情集中在结尾,偶尔也会出现在文章中的例子里,可以说是一种百搭的分析角度。
例如,6月北美的Raise the Minimum Wage第五段:
Sadly, such job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filled by workers in their mid- to late-20s, not teenagers just trying to supplement their allowances. And about a third of them are parents.
通过养育孩子的父母questions只能拿到工资,来引发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共鸣。
12月北美的 It's Time For Paid Family and Medical Leave to Empower Working Women and Modernize the Workplace 第三段,作者主张:
Hardworking men and women deserve not only job security, but also a paycheck when they need to take time off to care for a loved one.
通过亲情和爱来激发读者对于雇员获得假期照顾家人的支持。
PART2
考生常见的问题
在16年的六次考试中,从3月份次参考的惴惴不安,到10月11月经验老道的捷报频传。考生们表现出的适应能力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写作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让我们来反思一下大家在之前的考试中出现的不足之处,在17年的考场上正确更好的发挥。
阅读速度慢,效率不高 —— 写作的步在于高效率的阅读。而很多同学因为练习不足,生词量小,习惯默念等问题,无法再6-8分钟之内迅速通读全文,从而导致反复回顾,浪费时间。同时有些同学在阅读时不能够全神贯注,因此不能迅速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从而导致文不对题,在reading和analyzing方面丢分。
经验不够,文章结构安排失误 —— 很多同学其实对于常见的写作手法是心知肚明的。但是没有在考前经过有效的练习,所以不能灵活的把写作手法和文章内容对号,导致完成的文章要么详略安排不当,思路松散;要么胡乱对号,避重就轻。
写作速度跟不上,字数不足——SAT写作对字数要求很高,而阅读和写作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五十分钟。很多同学栽在了“手速”上。习惯打字,很少手写的考生一定要在考试前加强训练,提高写作速度,力争能够把文章的字数保证在600词以上。
语言单薄,写作技巧薄弱 —— 写作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单词积累不足,语法结构不准,就会导致文章的质量下降。只用简单句和基础词汇是无法在考试中拿到6分以上的分数的。
PART3
新SAT写作2017年备考指导
新年伊始,考生们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强化训练,全面提高自己的阅读,分析和写作水平,力争获得理想的分数。
阅读维度:增加阅读训练。平时注意从Washington Post(《华盛顿邮报》)、The 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U.S. News(《美国新闻》)等网站上选择600-900字的文章进行阅读训练。注意不要拖沓,计时练习,扩大词汇量的同时,提高阅读效率。话题可以兼顾公民,科学,环境,教育,文化等不同领域。
分析维度:重点关注真题中出现过的修辞手法,对每种手法的形式,基本功能进行整理。尤其是evidence中的data, facts, examples, quotation和rhetoric中的strong language, contrast, repetition, rhetorical question, irony, pathos, metaphor, analogy等常见手法。结合每种手法在文章中的具体应用,练习深入分析,展开逻辑层次。
写作维度:阅读范文,模仿练习长难句的构建。积累替换词汇和常用句型。从整体上提高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准确度和多样性。(杨璇)
>>>更多精彩可点击青岛新航道官网